《Science Bulletin》(縮寫:Sci. Bull. ISSN 2095-9273),中文名為《科學通報》(前身為《中國科學通報》),由Elsevier代表科學出版社出版,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并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是一本多學科綜合性學術(shù)期刊。具體《Science Bulletin》期刊詳情如下:
1、期刊基本信息
《Science Bulletin》最新影響因子為21.1,相比去年漲了2.3。看更早一點,可以看到2021年直接從11.78暴漲至20.557(看大體趨勢,最后估計穩(wěn)定在20左右)。
ISSN:2095-9273
最新if:21.1
自引率:2.80%
五年影響因子:17.6
JCI期刊引文指標:2.95
h-index:90
年文章數(shù):250
2020-2025版:不在預警名單中

2、研究方向
覆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shù)領(lǐng)域的多學科方向,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yī)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工程科學等,尤其關(guān)注跨學科研究、前沿技術(shù)(如人工智能、納米技術(shù))及全球性問題(如氣候變化、能源材料)。
3、期刊分區(qū)
JCR分區(qū):Q1區(qū)(多學科科學領(lǐng)域排名6/136)。
中科院分區(qū):大類綜合性期刊1區(qū)TOP,小類綜合性期刊1區(qū)。
4、審稿周期與難度
據(jù)官方信息,提交稿件后到錄用大概要115天,見刊則需要87天(速度還是可以的)。
5、費用
收費方面,根據(jù)官網(wǎng)信息,每篇3880美元(27,814.56軟妹幣)(本文成稿時的匯率換算)。

6、相關(guān)單位認可度
《Science Bulletin》在國內(nèi)外的認可度存在差異,但國內(nèi)認可度極高。
國內(nèi)認可度:非常高。憑借其中科院1區(qū)TOP的身份和高達20+的影響因子,它在國內(nèi)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職稱評定、人才計劃(如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長江學者”等)申報中,通常被認定為頂尖級別的科研成果,與《科學》(Science)、《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等老牌頂刊屬于同一梯隊。
國際認可度:處于快速提升階段。目前其國際聲譽和知名度尚不及《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等歷史悠久的頂刊。但其快速提升的影響因子和由Elsevier帶來的國際傳播力,正幫助其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關(guān)注。
推薦《Science Bulletin》期刊的理由:盡管近期因其影響力快速提升伴隨自引率等指標引發(fā)一些討論,但不可否認該期刊已是國產(chǎn)SCI頂刊標桿。IF 21.1、中科院1區(qū)TOP、JCR Q1頂尖排名的硬實力出眾。其廣泛的收稿范圍和中國頂尖成果日益傾向投向這一國產(chǎn)平臺,使其成為追求頂級影響力、特別是支持國產(chǎn)頂級平臺學者的重要選擇,爭議更需理性看待。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