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期刊由美國Wiley出版,主要發表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實現聯合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相關研究。影響因子為8.2,JCR:Q1區,中科院:2區,該ssci刊目前在Development Studies以及Regional & Urban Planning領域排名全球第一,具體期刊詳情如下:
1、期刊基本信息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由Wiley & Sons出版社出版的國際SSCI期刊,創刊于1993年,出版周期為每年6期。期刊內容涵蓋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發展研究、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區域與城市規劃等多個領域,旨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
期刊ISSN:0968-0802
E-ISSN:1099-1719
2024-2025最新影響因子:8.2
實時影響因子:截止2025年5月19日:7.966
2024-2025自引率:15.90%
五年影響因子:9.5
JCI期刊引文指標:1.97
年文章數:449
2020-2025版:不在預警名單中

2、核心研究方向和稿件類型
期刊聚焦可持續發展主題,具體涵蓋以下細分領域:
發展研究:減貧、社會公平、包容性增長等。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氣候變化適應與減緩、生態系統服務、可持續資源管理。
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清潔能源、循環經濟、低碳技術。
區域與城市規劃:可持續城市設計、鄉村振興、區域發展政策。
交叉領域:SDGs間的協同效應(如環境與經濟的平衡)、公眾環境意識與行為(如綠色出行)、企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稿件類型:原創研究、綜述、方法學、案例研究、短文、評論、專題特刊等。
3、分期情況
JCR分區:DEVELOPMENT STUDIES (發展研究) - Q1 (該領域42本期刊中排名第1)。
中科院分區:2025年升級版: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大類 2區;小類學科:DEVELOPMENT STUDIES發展研究 2區,REGIONAL & URBAN PLANNING區域與城市規劃 2區,GREEN & SUSTAINABLE SCIENCE & TECHNOLOGY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3區。
4、發表難度和審稿周期
該期刊的投稿難度非常大。Q1期刊、影響因子≈10,稿件質量要求高;創新性、方法嚴謹性、跨學科關聯性是評審重點。
審稿流程與周期:期刊采用嚴格的同行評審制度。有分享稱其流程包括“社內渠道內稿外審,外稿內審”的雙匿名評審,以及編輯部后續的三審。整個周期可能持續數月。有作者分享其投稿經驗為:投稿1個月后收到編輯確認,復審+終審約2周,后續排期見刊還需2個月。
5、費用
非 OA 模式:文章僅限訂閱用戶訪問,作者保留部分版權,但無需支付費用。
6、相關單位認可度
高校與科研院所:多數 985/211 高校將其列為B 類期刊(部分院校列為A類),適合作為博士畢業、職稱晉升的代表作。
政府部門與NGO:期刊成果常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世界銀行(WB)等國際組織引用,也是中國政府(如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制定可持續發展政策的重要參考。
企業界:關注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如能源、環保領域)會將期刊論文作為行業研究的重要資料。
7、投稿注意事項
稿件格式:建議稿件篇幅在10頁以上(單欄、單倍行距、10號字體)。可接受Word、PDF或LaTeX格式。
語言與原創性:稿件必須用英文撰寫,并有較好的英語表達水平。重復率需控制在10%以內,確保原創性,禁止一稿多投。
圖表與參考文獻:圖片通常建議使用TIFF、EPS或JPEG格式,并滿足特定的分辨率要求(如彩色圖≥300dpi)。參考文獻建議25條以上,且近5年的文獻應占一半以上。
作者信息:需準備完整的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學位、單位、郵箱等,且提交后通常不能改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一本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具有高度影響力的權威期刊。雖然發表難度不小,需要你在研究質量和投稿細節上都下足功夫,但成功的發表也將為你的學術成果帶來廣泛的認可和影響力。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