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布的期刊分區表中,這本創刊僅三年的“新銳期刊” 更是以 “黑馬” 之姿一舉躋身工程技術大類中科院1區,還同步入選Top期刊,那就是《Communications 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期刊,同時被SCI、SSCI雙檢索。2024年首獲影響因子便達12.5,最新影響因子進一步攀升至14.5。
1、期刊基本信息
期刊ISSN:2772-4247
2024-2025最新影響因子:14.5 點擊查看影響因子趨勢圖
2024-2025自引率:5.50%
五年影響因子:13.5
JCI期刊引文指標:2.62
年文章數:31
2020-2025版:不在預警名單中

2、研究方向
是由清華大學與中國智能交通協會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出版社與 Elsevier合作出版的英文學術期刊,聚焦智能交通系統、可持續交通、交通大數據與新興技術應用等前沿領域。其研究方向涵蓋:
智能交通系統:車路協同、自動駕駛、交通流建模等;
可持續交通:新能源車輛、低碳物流、綠色交通政策;
交通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在交通預測與優化中的應用;
新興技術整合:5G、物聯網、區塊鏈在交通系統中的創新實踐;
跨學科研究:交通與社會科學、醫療服務、城市規劃的交叉分析。
3、期刊分區
《Communications 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雙核心數據庫收錄:2024 年同時被 SCIE 和 SSCI 收錄,成為中國大陸第三本雙收錄交通領域期刊。
JCR 分區:2024 年影響因子 14.5,在TRANSPORTATION(61 種期刊)中排名第 1(Q1),在TRANSPOR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77 種期刊)中排名第 3(Q1)。
中科院分區:2025 年升級版大類(工程技術)1 區 Top,小類(交通運輸、運輸科技)均為 1 區,入選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 英文梯隊期刊。
4、審稿周期
官網顯示,期刊初審僅需7天,從稿件提交到最終錄用平均用時55天。
5、含金量和相關單位認可度
高校評價體系:在 985/211 高校職稱評審中,該刊 1 區論文等效于 2-3篇傳統核心期刊,部分高校將其列為 “T1 級” 重點期刊。
科研獎勵政策: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機構將其納入 “高水平國際期刊”認定范圍,支持優先報銷 APC 費用。
6、版面費
該刊為開放獲?。?a href='http://www.xiangyunwenju.cn/wd/12689.html' target='_blank' >OA)期刊,作者發表論文需支付125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904元)的文章處理費(APC)。
7、國人占比
中國學者占比第一,累計發文86篇,占比高達54.430% ,在所有來源地中占據絕對優勢。美國學者占比第二,累計發文36篇,占比達22.785%。
8、投稿注意事項
數據要求:必須提交“Replication Package”(代碼、原始數據、實驗設計)至ETS-Data平臺。
格式規范:需嚴格遵循Elsevier模板,推薦使用LaTeX或Word(Times New Roman字體)。
投稿信(Cover Letter):需注明研究亮點、無利益沖突、未一稿多投,并推薦3名審稿人。
語言要求:非英語母語作者建議專業潤色,避免語法錯誤。
Communications 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作為交通領域的“黑馬”期刊,憑借高影響因子、快速審稿和嚴格的學術標準,已成為國內外學者發表前沿研究的首選平臺。其SCIE/SSCI雙收錄背景和清華大學主辦的優勢,顯著提升了論文在學術評價中的權重,尤其適合智能交通、自動駕駛等領域的高水平成果投稿。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