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界,不同學科領域內都有一定的水刊,而材料領域內,也有部分水刊,這些水刊是質量較低的合法正刊。但并非所有材料類sci期刊都是水刊,以下是為大家介紹的材料類sci十大水榜,畢業/晉升嘎嘎香!
1、Journal of Applied Biomaterials & Functional Materials
出版周期:每年4期,中科院和JCR:4(Q3)區,影響因子:2.5,平均身高周期為12周,不在預警名單中。
覆蓋范圍:期刊涵蓋的領域包括生物材料/生物醫學應用材料、功能材料、混合和復合材料、軟材料、水凝膠、納米材料、基因傳遞、非設備、超材料、活性涂層、表面功能化、組織工程、細胞遞送/細胞封裝系統、3D打印材料、材料表征以及生物力學等。

2、POLYMERS & POLYMER COMPOSITES
月刊,中科院:4區,影響因子為2.1,審稿周期大約7個月,對國人友好。發表與聚合物和聚合物復合材料相關的高質量、同行評審的國際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纖維增強和顆粒填充塑料、工程塑料、納米復合材料、用于工程目的的聚合物或共混物(適用于結構、承重電子和電氣應用)、結構膠粘劑、紡織品與木材纖維以及具有承載能力的生物材料,如聚合物基牙科材料。
3、MATERIALS EVALUATION
是一本專注于材料科學、表征與測試領域的國際學術期刊,中科院JCR分區,該期刊在材料科學:表征與測試領域位于4區,不屬于Top期刊或綜述期刊。其影響因子在2023年為0.5,且該期刊不收取版面費,也不屬于開放獲取(OA)期刊。
4、Nanocomposites
中科院分區:3區(材料科學、納米科技),影響因子為4.2。收稿方向:涵蓋Multiple全領域,涉及聚合物、陶瓷納米復合材料和納米工程復合材料的相關研究,從納米粒子、合成、形態、結構、界面結合、老化、性能(例如機械、熱、電、光學、磨損、阻隔、阻燃、防污、傳感和藥物釋放)和特性、加工到潛在應用。
5、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中科院和JCR:3(Q1)區,平均審稿周期短,約1.5個月。
覆蓋范圍:期刊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包括材料科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和工程學等。研究領域集中于納米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光電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傳感器、納米器件等。此外,該期刊還關注先進的器件設計、制造和集成,以及基于新材料的新技術。
6、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雙月刊,在中科院最新升級版中,大類材料科學和小類材料科學:綜合位于3區,小類儀器儀表位于2區。JCR分區中位于Q1區。平均審稿周期月42天左右。的研究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材料、智能結構、傳感器技術、智能控制、智能醫療器械等。
7、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影響因子為4.3,中科院:3區。研究方向:覆蓋材料科學的多個方面,尤其是界面技術及其效應,包括表面修飾、納米界面、生物材料界面等。
8、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影響因子:3.5
JCR分區:Q2(在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領域中,位于前25%~50%的期刊)
中科院分區:3區(大類學科為材料科學)
收錄范圍:涵蓋金屬、陶瓷、玻璃、聚合物、電氣和電子材料、復合材料、纖維、納米結構材料、生物和生物醫用材料等領域的原始研究成果和研究技術。
9、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是一份專注于材料科學領域的重要期刊,主要發表關于先進材料理論和實驗研究的重要作品。
半月刊,中科院和JCR:3(Q2)區,審稿效率高,發表周期短。該sci期刊涵蓋的研究領域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類型、應用領域、材料表征、新型材料、材料加工、材料性能、材料合成等。
材料類sci十大水榜,今天為大家做出了簡單的介紹,為了確保論文發表期刊,建議作者在撰寫論文和投稿期刊之前,仔細閱讀期刊投稿指南,以確保論文符合sci期刊要求,提高論文發表sci期刊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