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對于國內需要發表sci論文的作者來說,sci論文的潤色非常有必要,因為潤色之后的文章更能符合英文論文的語言表達要求,從而滿足期刊的標準。因此這里給大家整理了4個sci論文潤色的技巧,可以進行參考,以增加投稿被接收的幾率。
![[SCI干貨]sci論文潤色4個技巧](/uploads/20221103//b63637968f08a3.png)
技巧一:用詞用句方面。在撰寫sci論文時,盡可能的多用簡單易懂的語句或句型、句式,這樣能夠很好的規避用詞錯誤等。千萬不要為了降低查重率,而對句子增加一些不適用于原文意思的單詞。另外,寫好某一部分或整篇文章后,一定要多反復檢查幾遍,避免出現最基本的語句語病等。
技巧二:注意句子之間的連貫性,邏輯性等,一定要語句通順流暢,上下貫通,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邏輯不通順,不僅讓人讀起來費勁,而且一些好的觀點等也會讓人很難理解清楚,很難得到認同。
技巧三:文章結構清晰明了。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思路十分關鍵,所以在進行文章寫作時,最好是先列舉一個大綱,通過修改調整確定好結構,這樣結構清晰了,文章的寫作所要發表的內容才能夠更加清楚的表達出來,也能夠讓審稿人或讀者了解到文章的創新點。
技巧四:專業名詞的準確性。sci論文畢竟是全英文的寫作,所以對于一些專業領域內的專業名詞,就需要具體的了解清楚,用詞正確才能體現出你的專業性。可以提前多閱讀了解一下自己專業領域的相關文獻等,多進行查找調整。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對sci論文進行潤色并不是大范圍的修改,而是對全文進行梳理,在不改變文章原有意思的基礎上,對論文中的語法、詞句、格式等進行修改或糾正,從而使得文章語句更清晰易懂,更符合英文寫作的標準,從而增加被期刊接收的幾率。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