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是被學術界公認的、具有權威影響力的遴選體系收錄的期刊;而普通期刊(或非核心期刊)則未被這些體系收錄。下面一起看看怎么區分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鑒別核心期刊和普刊的方法如下:
一、鑒別核心期刊的方法
核心期刊不是 “自封的”,需被公認的目錄 / 索引收錄,這是最核心的區分依據。
1、國內常見的四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中文核心):由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制,每 3 年更新,覆蓋多學科,是國內最廣泛認可的核心標準(評職稱、畢業常用)。
南大核心(CSSCI):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編制,側重人文社科,學術門檻高于北大核心,部分高校視為 “頂級核心”。
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科院編制,側重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分核心庫和擴展庫,核心庫認可度等同于北大核心。
科技核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編制,側重科技類期刊,門檻略低于前三者,部分單位視為 “準核心”。
查詢鑒別方法:
(1)在北大核心目錄、CSSCI目錄等官方名單中檢索期刊名稱,能查到就是核心。
(2)利用專業數據庫進行識別:在檢索文獻時,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維普資訊等平臺通常會對收錄的期刊進行標識。如果某期刊是核心期刊,其頁面通常會明確標注屬于哪種核心體系(如“北大核心”、“CSSCI”等)。

2、國際常見的核心期刊
國際期刊的核心標志是看它是否被世界公認的權威文獻檢索數據庫收錄。
科學引文索引(SCI/SCIE):這是自然科學領域最權威的標桿。通常所說的“SCI期刊”指的就是這個系列。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是社會科學領域的最高標準。
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HCI):針對藝術和人文領域。
工程索引(EI):主要針對工程技術領域。請注意:EI收錄分為期刊和會議。通常所說的“EI期刊”質量很高,而EI會議則水平參差不齊(有頂級會議,也有“水會”)。
簡單來說,如果你的目標期刊被SCI、SSCI、AHCI或EI(期刊)收錄,那它就是國際公認的核心期刊。
查詢鑒別方法:
(1)查官方數據庫名單(最可靠)
去科睿唯安(Clarivate)的Master Journal List網站,搜索期刊名,看它是否被SCI、SSCI等收錄。
(2)在 Web of Science(查 SCI/SSCI)、EI Compendex 數據庫中檢索,顯示 “收錄” 則為核心。

(3)看期刊的官方主頁
幾乎所有的核心期刊都會在官網的醒目位置標明自己的身份,例如:“本刊是北大核心、CSSCI來源期刊”、“本刊被SCI-E收錄”等。
(4)利用第三方工具
使用 LetPub、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查詢期刊的影響因子和分區(適用于SCI/SSCI)。
(5)咨詢導師和師兄師姐(最直接)
你所在領域的導師和有經驗的同行最了解情況,他們能直接告訴你哪些是領域內的權威核心期刊。
二、鑒別普刊的方法
1、國內普刊
未被任何核心期刊目錄收錄的中文期刊,就是中文普刊。在一些單位的評價體系里,它們可能被稱為 “省級期刊” 或 “一般期刊”。
2、國際普刊
未被上述任何知名數據庫收錄,但可能被一些其他區域性或不那么權威的數據庫收錄。通常被稱為 “國際普刊”。
總結:核心期刊是經過權威機構嚴格遴選、學術質量高、影響力大的期刊,普通期刊則是未被核心遴選體系收錄的合法學術期刊。在選擇期刊時,需根據自身研究水平、發表需求和單位要求綜合考慮。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