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高被引值是依據同一時間段同領域學術論文引用數據排序,按比例取前1%作為高被引。高被引全稱為高頻次被引用,可以用于期刊也可以用于文章,比如一個刊物是高被引刊物說明期刊所刊登的文章引用率很高,其實期刊高頻次被引用主要還是期刊文章被引用頻次高。

所以高被引論文一般都是學術價值極高、專業影響力極大的文章。通常學術界也對此有量化的標準,根據ESI數據庫的界定,高被引論文就是指近十年間累計被引用次數進入各學科世界前1%的論文。因此高被引論文的作者通常也都是專業內有很深造詣的專家學者,也正是因此,高被引論文的發表成為不少科研工作者為之向往的一個目標。
不過高被引不區分自引和他引,只強調引用次數。據了解,從web of science的網站可以查詢高被引論文的閾值。不過主要還是取決于論文發表所在年份,所在領域。只有進入高被引門檻值之后,才會在下一次更新時進入高被引。一般是每兩個月一更新被引次數,所以想做高被引論文就要一直追趕他的閾值,在本期統計區間內做有效引用才行。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