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投稿后就會進入到對文章進行審核的階段,通常是分為三審環節,分別是初審、復審(外審)、終審。其中有的文章在復審環節需要進行外審,具體看文章情況而定,有的則就不需要。關于論文的審核,不同的審核階段其審核的內容和結果也是不同的,所以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論文審核的各個階段。

1、初審
初審就是論文審核的第一階段,通常是由責任編輯對來稿的初步審查。主要審核的內容包括:論文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定位;稿件是否具備學術論文基本要素;是否符合學術論文發表的水準;稿件是否有抄襲現象;同類研究是否已經發表。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審查,責任編輯要對來稿的質量和學術價值做出初步判斷,寫出一審意見,提出是否建議發表或送審的意見。
2、復審(外審)
復審是論文審核的第二環節,是復審也叫外審,因為涉及到專業內容,所以需要雜志社之外的審稿專家完成。專家外審能對文稿的先進性、學術性、科學性、實用性進行總體評價和對文稿的修改提出指導性及具體性的意見。同時也會對文稿能否發表表明明確的態度。
這些外審專家大都是教授、學者或者其他在專業內的權威人士,對文章的專業知識比較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因為外審是審查文章的核心內容,所以需要多個審稿專家共同商議,只有外審專家意見統一文章才能夠進行下一步。如果外審專家對文章提出的意見是比較認可的,那么這篇文章就算通過該審核階段了。
3、終審
終審是論文審核的最后一個環節,是確定文章能否見刊發表的關鍵環節,通常是由雜志社主編來完成的。會從論文的政治方面、與期刊是否符合、有沒有違背社會文明精神以及是否具有學術價值等方面進行審核。在終審環節,雜志社會根據作者的問題提出一些修改建議,然后把文章發給作者,需要作者修改問題并做出解釋。一般只要修改的正確或者解釋的合理,那么也就意味著文章通過了重重的審核,見刊發表就沒什么問題了。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