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學學報不是SCI。《農藥學學報》創刊于1999年,雙月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的農藥學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國內刊號 11-3995/S,國際刊號 1003。

旨在為國際、中國國內農藥學學術交流提供平臺。在辦刊質量方面,強調刊物的學術性,文章的創新性,審稿嚴要求,錄用高標準。主要報道農藥學各分支學科有創造性的、未發表過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綜合評述等內容。設有專論與綜述、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等欄目。
本刊同時接收中、英文稿件。來稿需論點明確,數據翔實,文字精練,采用的單位符號及物理量應符合國標GB3100~3102—93(量和單位)的各項規定;外文符號的文種、正斜體、黑白體、大小寫和行文中的上、下角標必須規范,對易混淆者請注明。撰稿時請注意以下問題:
●題名及摘要:需有中、英文題名和摘要。題名應簡明扼要,概括性強,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必要時可加副題名;中、英文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給出重要結果的數據,突出創新性,摘要下面附4~6個關鍵詞;盡可能列出文章的中圖分類號。
●關于作者:在題名下面列出作者及工作單位全稱、城市和郵政編碼,以*號注明通信作者,以#注明并列第一作者。在首頁下腳注明基金資助項目類別及編號,寫明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學歷,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和E-mail。
●材料與方法:應注明主要供試材料及儀器的規格、型號、來源等。若無特殊情況,建議使用農藥中英文通用名。研究方法若與文獻報道相同,注明文獻即可;如有實質性改進,應寫明改進之處;如系作者創新應詳述,以便他人重復。
● 圖、表和公式:圖、表內容不應重復,圖題和表題、圖表中的文字以及注釋等均需中、英文對照。非公知公用的縮寫符號應在第一次出現時給出中英文全文注釋;公式中的各量請用規范的量符號表述,即公式中不宜出現中英文文字或以英文多字母縮寫代替量符號。
●參考文獻:參考GB/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參考文獻宜首選公開發表的經過同行評審的信息資源,按“順序編碼制”列出。作者列出前3名,其余加“等”。本刊采用雙語著錄,先著錄信息資源的原語種,后列出其 英文對照。著者全部為姓在前,完整著錄,字母全大寫;名在后,縮寫(中國著者為其漢語拼音的首字母)。
稿件自受理之日起一般2個月內告知審理結果。返修的稿件作者應按時返回編輯部,超過2個月未返回者,除特殊情況外,一般按自行撤稿處理。若文章經初審后認為不宜在本刊發表,則暫不收取費用;若文章通過初審,在送同行專家評審之前將收取一定審理費;文章錄用排版后收取一定版面費;發表后酌付稿酬,并贈送當期樣刊2冊。
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視為同意在本刊網站、微信公眾號及國內外相關數據庫中以數字化方式進行網絡版首發或復制、匯編、發行及信息網絡傳播全文內容。若作者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聲明。編輯部所付稿酬已包含網絡出版稿酬。
來稿文責自負,但為了增加文章的可讀性,本刊有權對擬刊用稿件作必要的編輯、潤色或修改,文章發表前會請作者核實清樣。文章版權歸本刊編輯部所有,未經許可,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翻譯或使用。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