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學報是核心級別的刊物。《菌物學報》是1982年創辦的中文學術期刊,曾用名《真菌學報》,月刊,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主辦。月刊,國內刊號 11-5180/Q,國際刊號 1672-6472。

學報主要刊登菌物系統分類學、菌物分子與細胞生物學、菌物區系地理學、菌物多樣性及資源開發利用、動植物病原菌物學、醫學真菌學、食用和藥用真菌學等方面的研究論文。
設有菌物系統分類學及菌物多樣性、菌物資源開發利用、真菌生態及生物防治、菌物共生作用、真菌毒素、致病真菌、菌物學研究的新方法、新技術等欄目。
主要讀者對象是菌物學工作者及農、林、醫、輕工等科研、教學和技術人員。
投稿須知
要求文章論點明確,數據,層次清晰,文字精練,論文前附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關鍵詞3-7個,且不得與題目重復),中間用逗號分開。
1圖表要求
照片要清晰,線圖要精繪(要有比例尺),避免圖、表、文內容重復。圖片需標明圖題、圖注,并采用中英文雙語表示。表格為標準三線表格,采用“插入表格”方式制作,表格全部內容需以中英文雙語表示。
2遵守命名法規
發表新分類單位要符合《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的各項規定,標本引證應寫寄主或基物、省名、縣(山)名、采集人、采集號或標本號(模式標本可加采集或分離時間、生境)。模式標本或培養物應注明存放地點。學名定名人縮寫應符合國際標準,例趙繼鼎應寫J.D.Zhao而不是J.Zhao。文章署名應為ZHAOJi-Ding。學名一律使用斜體,每個學名在正文中及時次出現時須有定名人,拉丁學名與中文學名并列不加括號。
3參考文獻
文中參考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論文中標注的格式:例戴芳瀾(1979)或(戴芳瀾1979),(Arthur&Cummins1936),(莊劍云和魏淑霞1994)或(Smithetal.1981)。
文末參考文獻中文按照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西文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作者必須全部列出。
4關于測序類文章
凡涉及DNA、RNA或蛋白質序列測定的論文,請先通過計算機網絡進入國際基因庫EMBL(歐洲)或GenBank(美國)或DDBJ(日本),申請得到國際基因庫接受號(AccessionNo.)后再進行投稿。
5注意英文寫作
在國外,本刊也有一批讀者。要求來稿英文題目無錯,英文摘要和英文圖注和表注盡量詳細,盡量做到國外同行在看不懂中文內容的情況下,可以從英文摘要和圖注、表注中獲得必要的信息。對中英文寫作距發表水平較遠的稿件,編輯部將直接退稿。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