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查詢可知,自然辯證法通訊是c刊?!蹲匀晦q證法通訊》創刊于1979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辦的國家一級學術期刊,屬哲學類和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

辟有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社會學、科學技術文化、人物評傳等欄目,并圍繞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開辟專欄,注重向讀者傳遞中國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及學術信息。
讀者對象是科學家,工程師,科研管理人員,高技術企業家,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社會學與科技政策研究者,大專院校教師、研究生、大學生,中學教師,以及對自然辯證法和相關學科感興趣的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研究人員和業余愛好者。
以弘揚科學精神、撒播人文情懷為旨趣,以科學與人文珠聯璧合、學術共思想相得益彰為歸宿。
投稿須知
(一)本刊是國家一級綜合性、理論性學術刊物,在海內外學術界和知識界享有盛譽,在廣大讀者中頗有口碑。從今年起改版為大16開,字數從15萬增至20萬,從而將大大縮短用稿等候時間。本刊熱誠歡迎各地學人和作者不吝賜稿。
(二)來稿請按照本刊各欄目的學術水準和格式要求撰寫。專題論文以一萬字為限,關鍵詞三五個,摘要一兩百字。
(三)本刊不接受已公開發表的稿件,亦不接受一稿多投的稿件,只接受專投本刊的、未公開發表的稿件。
(四)本刊以打印清楚或書寫整潔的紙質文本為正式**,請另紙附英文資訊(題目、作者姓名、關鍵詞、摘要)。若接到采用通知,請即郵發電子文本。
(五)因人力、財力所限,本刊恕不退稿。在來稿三個月后未接到采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一經發表,本刊即按國家規定一次付酬(包括電子文本稿費)。
(六)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制。為此請作者將姓名、單位、城市、郵編、簡介等另紙附寄,并在行文時避免透露作者身份的語句。
(七)參考文獻一律采用尾注,其格式按國家有關規范書寫(本刊過去數次登載過)。
(八)為便于分類和分發稿件,請作者在稿件右上角用鉛筆標明欲投欄目(可寫一至三個)。
(九)來稿請寄編輯部,勿寄私人,以利匿名審鎬制的實施。
硬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