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格式不對可能會被拒稿,也可能會讓作者對稿件的格式進行修改。進而對作者晉升職稱或者畢業(yè)產(chǎn)生不利影響,所以在投稿前一定要了解所投期刊對論文的格式要求,本文主要是對北京社會科學雜志對論文格式進行整理和說明。
1.北京社會科學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
2.北京社會科學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單位全稱、院系或部門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多位作者名之間加注不同的數(shù)字序號。
例:曹辛華1李世紅2
(1.鄭州大學中文系,鄭州450052;2.河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新鄉(xiāng)453002)
3.作者簡介:置于首頁底端,依次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及職稱。
4.基金項目:置于首頁底端“作者簡介”之后。凡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的名稱及編號。
例:[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基金(59637050)
5.摘要:篇幅為100-300字,內容應為文章觀點的高度濃縮,具有簡潔性、準確性、清晰性和獨立性,不用序號,不分段。
6.關鍵詞:選取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3-8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7.正文:篇幅以8000至10000字為宜,用word格式排版,A4紙打印。
8.圖表:文中如有圖表,圖標題置于圖片之下,表標題置于表格之上;對于圖表中需予以解釋說明的符號等內容和圖表的資料來源均置于圖表下方。
9.尾注:本刊不做腳注,一律采用尾注。注釋序號用方括號標注,引用的文獻頁碼以P+頁碼數(shù)的形式標注在正文中的注釋標號后,如:[8](P126);一條文獻多次引用時均用一個序號表示,頁碼可不同。文后注釋所應包括內容示例如下:
(1)書籍:著者.書名[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1]孫啟林.戰(zhàn)后韓國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2)期刊:著者.題(篇)名[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刊名,出版年(期號).
例[2]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
(3)報紙:著者.題(篇)名[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報紙名,出版日期.
例[3]謝希德.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
(4)論文集或論文匯編:著者.題(篇)名[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整本文獻的編者姓名.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4]辛希俊.信息技術的應用展望[C]//.趙瑋.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5)電子文獻:著者.電子文獻題(篇)名[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的地址,發(fā)表日期或更新日期或引用日期.
例[5]王思海.北京關停24所打工子弟學校[EB/OL].2011-08-17.
10.參考文獻:如添加參考文獻,其具體格式規(guī)范同于上述注釋。
11.英文摘要:包括英文的題目、作者名、作者單位及院系或部門、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國名、摘要內容、關鍵詞,應與其中文摘要相對應。
12.其它:文末請務必留下作者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詳細通訊地址及郵編,以便編輯部及時聯(lián)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