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格式不對可能會被拒稿,也可能會讓作者對稿件的格式進行修改。進而對作者晉升職稱或者畢業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在投稿前一定要了解所投期刊對論文的格式要求,本文主要是對食品工業雜志對論文格式進行整理和說明。
(1)《食品工業》來稿請以Word文檔格式發送至投稿郵箱,郵箱接收稿件后會立即發送自動回復,請注意查收,若未收到此自動回復,請來電確認,切勿重復投稿;本刊的審稿期限為30個工作日。
(2)《食品工業》本刊大致分為五個欄目:工藝技術,研究探討,專題論述,食品機械,分析檢測。
(3)《食品工業》來稿要求有獨創性、科學性、可讀性等要求;應重點突出、數據可靠,杜絕抄襲;專業術語運用準確,前后保持一致;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請作者自留底稿。
(4)來稿必須具明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并編寫文章摘要和關鍵詞;作者姓名須添加漢語拼音,文章標題、作者單位、摘要和關鍵詞須添加相應的英語譯文。文章標題應簡潔、恰當,盡可能回避生僻字、符號、公式和縮略語,一般漢字不超過20字,英文不超過15詞;摘要應控制在200~300字,以第三人稱來寫,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需3~5個(不超過5個);凡有通訊作者或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加注相應信息。
(5)引言簡明介紹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歷史及現狀,以及論文的研究目的、范圍、方案選取等。引言部分不加標題,不必介紹文章結構和試驗結論。
(6)論文小標題序號如下:
第一級:1;2;3;……
第二級:1.1;1.2;1.3;……
第三級:1.1.1;1.1.2;1.1.3;……
第四級:1.1.1.1;1.1.1.2;1.1.1.3;……
(7)論文中“量和單位”必須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圖表一律采用中文,插圖須采用計算機制作,能在word中打開并編輯,EXCEL圖要帶數據源;照片要求縮放清晰(黑白);表格采用三線表,圖示要求橫縱坐標均要注明物理量及其單位(采用英文國際制單位);公式中的物理變量(除pH外)均采用斜體。
(8)來稿內容涉及配方時,須寫明準確的配比,物料不能用代號;工藝流程要完整可靠,不宜省略。
(9)來稿為研究性文章須有完整的結論,綜述性文章須有結語。結論或結語不是對文章各小結的簡單重復,應當體現著者更深層次的思考,是經過歸納、推理等邏輯分析而得到的總觀點。也可加上對研究不足的總結和展望。
(10)來稿中的參考文獻請控制在30條以內,其格式如下:
[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
[文獻類型標志(電子文獻必備,其他文獻任選)].其他, 責任者, (任選).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
[引用日期(聯機文獻必備,其他電子文獻任選)].例:
[1]周小理,李紅敏.植物抗氧化(活性)肽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2006,27(03):1-3.
[2]全國信息與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出版物格式分委員會.GB/T 12450-2001 圖書書名頁[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3]霍斯尼 R K.谷物科學與工藝學原理[M].李慶龍,譯2 版.北京:中國食品出版社,1989:15-20.
[4]孫玉文.漢語變調構詞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1)論文作者署名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6位),應是參與具體工作、能對研究結果負責者。作者姓名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此后原則上不再做改動。
(12)本刊聲明: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將有可能會通過因特網進行網絡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務,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如作者未作特殊說明,即默認為作者同意將該論文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等權利在全世界范圍內轉讓給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編輯、校正及刪改權,作者如有意保留全文請預先向本刊聲明。
(13)來稿時請注明作者姓名、單位、詳細郵寄地址、郵編和電話等信息,以便于通知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