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調查與研究》簡介
《地質調查與研究》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季刊)曾用刊名:前寒武紀研究進展;國外前寒武紀地質,1978年創刊,為地質科學領域里的學術性刊物,面向地質調查和研究工作,主要刊登該領域里的新成果,新認識,地區性,專業性焦點問題討論等。主要刊登內容:地質調查和研究的新認識、新成果、新進展,地區性、專業性焦點、難點問題討論,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研究和引進。《地質調查與研究》主管單位:國土資源部,主辦單位: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12-1353/P,國際標準刊號:1672-4135
《地質調查與研究》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地質調查與研究》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465;總被引頻次:386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512;綜合影響因子:0.349
《地質調查與研究》欄目設置
前寒武紀地質、礦床地質、構造地質、第四紀地質、水資源與環境、災害地質、技術方法。
《地質調查與研究》投稿須知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2016 年《地質調查與研究》雜志03期優秀論文目錄:
內蒙古赤峰市白音諾爾鉛鋅礦二長花崗巖地球化學及鋯石U-Pb年代學研究 段明;李志丹;王國明;高智睿;張鋒;魏佳林;謝瑜;閆國強;
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砂巖型鈾礦常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 劉曉雪;湯超;司馬獻章;朱強;李光耀;陳印;陳路路;
漠河盆地北部漠河組地層形成時代探討——糜棱巖化微晶閃長巖LA-ICP-MS鋯石U-Pb年齡的制約 趙書躍;韓彥東;張文龍;侯婷婷;
老撾爬奔金礦圍巖蝕變特征及其與金礦化的關系 史老虎;薛蘭花;孫宏巖;
老撾爬奔金礦成礦作用與成礦演化 薛蘭花;史老虎;
投稿論文:老撾爬奔金礦圍巖蝕變特征及其與金礦化的關系
【摘要】:爬奔金礦位于瑯勃拉邦島弧帶中段西側,礦體賦存于石炭-下二疊統厚層-巨厚層灰巖中,受NW-NNW向斷裂構造控制,是少硫化物型中-低溫熱液礦床。野外調研及室內研究結果表明:爬奔金礦的圍巖蝕變以中-低溫蝕變礦物組合為特征,主要有硅化、褐鐵礦化、菱鐵礦化、方解石化,隨著巖石蝕變強度的增加,Au與Si、Fe同步增加,而Ca減少。蝕變受斷裂構造控制,分帶明顯,不同的礦化蝕變對應不同的礦石類型。多種蝕變疊加部位是成礦有利地段。"紅化"蝕變和"褪色"蝕變是區內獨特的圍巖蝕變現象,找礦指示作用明顯,結合構造、地層、化探異常等其他條件,可作為礦區外圍及鄰區的找礦標志。
【關鍵詞】: 金礦 蝕變與礦化 紅化與褪色 爬奔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系學術顧問了解.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經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