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監測》簡介
《中國環境監測》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雙月刊)1985年創刊,是我國環境監測領域內唯一一份中央級科技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一貫堅持學術性、專業性與實用性普及性相結合的辦刊原則,以宣傳總局對環境監測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介紹國內、外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廣泛交流環境監測的科研成果為辦刊宗旨。使《中國環境監測》在環境監測領域內得到了廣大讀者的關注、認可和歡迎。《中國環境監測》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主辦單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國內刊號:11-2861/X,國際刊號:1002-6002
《中國環境監測》所載文章具有一定的導向性、針對性、實用性和權威性,從而體現了中國環境監測雜志的辦刊特色。中國環境監測雜志具有穩定的讀者群。主要包括全國環境監測行業4000多個環境監測站、近10萬名監測技術人員以及各環保科研機構、各部委及企業環境監測站、實驗室及大專院校的科技人員。
《中國環境監測》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CA化學文摘(美)收錄
《中國環境監測》影響因子:
截止2015年萬方:影響因子:0.905;總被引頻次:1901
截止2015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963;綜合影響因子:0.693
《中國環境監測》欄目設置
監測管理、優化布點、采樣技術、質量保證、污染源監測、環境評價、污染治理、監測儀器。
《中國環境監測》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中國環境監測》雜志2016 年02期優秀論文目錄:
預報方法導向的系統化空氣質量預報業務作業平臺設計 ……………………………………劉冰;王曉彥;汪巍;王威;魯寧;李健軍;丁俊男;趙熠琳;
AQI標準下北京市空氣質量數值預報系統及其在重大活動保障中的應用 …………………………………徐文帥;李云婷;吳其重;張大偉;王自發;李金香;
灰霾期間武漢城市區域大氣污染物的理化特征 …………………………………陳楠;全繼宏;田一平;操文祥;劉虹;鄭明明;劉立;胡輝;
南昌市秋季大氣PM_(2.5)中金屬元素污染及生態風險評價 …………………………………樊孝俊;徐義邦;趙陽;
石家莊市空氣顆粒物污染與氣象條件的關系………………………………… 韓軍彩;陳靜;鈐偉妙;岳陽;高祺;
株洲市某交通干道夏季細顆粒物分布特征及相關因素………………………………… 明錦;李燦;陳遠平;王秀娟;楊維;夏曉康;
西寧市城區冬季PM_(2.5)和PM_(10)中有機碳、…………………………………元素碳污染特征 竇筱艷;徐珣;劉宇;王靜;韓斌;趙旭東;
丹江口水庫流域氮素時空分布特征 …………………………………朱媛媛;劉琰;周北海;江秋楓;吳德文;
中國北方山區水庫與引黃水庫富營養化特征………………………………… 侯偉;孫韶華;賈瑞寶;
基于浮游植物群落的青島世園會天水水庫水體評價………………………………… 張曉紅;劉旭東;孫立娥;趙璐;MUHAMMAD Shafi;
靈寶市金礦選冶區土壤汞的地統計分析及污染評價 …………………………………劉應然;孫雨;徐建紅;陳娟;
采用能力驗證數據評估環境監測結果測量不確定度 …………………………………劉濤;邢小茹;鞠平;李帥;田洪海;孫自杰;
北京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水質改善對策 …………………………………王剛;潘濤;齊珺;李夏;周震;張岳鵬;
離子色譜法測廢印刷電路板真空熱解氣相污染物中HBr、NO_2和SO_2 …………………………………謝奕標;孫水裕;林偉雄;曾佳俊;陳楠緯;
范文:預報方法導向的系統化空氣質量預報業務作業平臺設計
【摘要】:中國正在開展環境空氣質量預報能力建設,其中最關鍵的業務支撐是預報業務平臺。以往的業務作業平臺設計多是從軟件編程的便利性出發,按照預報要素進行分類,很少按照預報方法或預報流程設計。研究討論了預報作業平臺的設計方法,遵循預報方法流程和人體工程學設計2個原則。其中,遵循預報方法流程能夠使業務作業工作獲得最大的便利;參考人體工程學,利于操作與完成的高效性和簡潔度。目前,中國的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平臺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有待不斷地探索和完善,因此,研究討論一個有效的業務作業平臺設計框架,將有利于促進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業務平臺能力建設的開展和業務體系的發展。
【關鍵詞】: 預報方法 人體工程學 空氣質量 業務平臺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系學術顧問了解.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經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