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雜志》簡介
《中華醫學雜志》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周刊)創刊于中華醫學會成立的1915年,作為中國衛生部中華醫學會的會刊、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一本醫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中華醫學雜志創刊90年來始終堅持以服務廣大會員和醫藥衛生科技人員、促進國內外醫學學術交流和醫學事業發展為宗旨,全面反映中國醫學最新的科研成果,緊密跟蹤世界醫學科技進步的潮流,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與普及并重,積極推廣醫藥衛生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及時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經驗,大力普及醫學科技新知識,為提高中國廣大醫藥衛生人員的思想和職業道德修養、醫學科學理論和業務技術水平,推動中國醫學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以及繁榮中國醫學科技出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華醫學雜志》主管單位:中國科協,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國內統一刊號:11-2137/R,國際標準刊號:0376-2491
《中華醫學雜志》歷經數代人的努力,中華醫學雜志形成了科學性強、權威度高、影響力大、覆蓋面廣的刊物特色,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在中國醫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刊物面向國內外全體臨床醫師,各級醫院的醫護及醫療技術與管理人員,是廣大醫務人員了解國內外最新醫學研究動態和信息的重要途徑。
《中華醫學雜志》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文摘與引文數據庫、醫學文摘、國立醫學圖書館生物醫學檢索系統、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收錄
《中華醫學雜志》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華醫學雜志》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885;總被引頻次:10106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20;綜合影響因子:0.677
《中華醫學雜志》欄目設置
醫學動態、疑難病例析評、循征病例報告、短篇論著、新技術新方法、新藥與臨床、臨床醫學影像等。
《中華醫學雜志》投稿須知
1.來稿應具先進性、科學性和邏輯性。要求資料真實當報道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試驗時,作者應該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地區、國家)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并得到該委員會的批準,是否取得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數據可靠、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論著、綜述等一般不超過4000字(不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短篇論著、技術交流、病例報告等一般不超過1500字(不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
2.來稿須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無爭議等項。
3.來稿要求按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要求中投稿。
4.來稿首頁請標明以下內容:題名,每位作者的姓名、最高學歷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電話號、傳真號和電子信箱。
5.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請附基金證書復印件),并腳注于文題頁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9637050);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資助項目(102-10-02-03)。
6.本刊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性科研成果或國際首報論文開辟“快速通道”。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關于論文創新性的說明(并附加兩份不同單位的專家審議單)和查新報告。符合標準可快速審核,隨時刊用。
7.若作者在接到本刊回執后滿兩個月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審閱中。作者若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并在兩年內拒絕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來稿。對于所退稿件允許作者就退稿提出申訴的文字意見。
8.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1個月不返回本編輯部者,視作自動撤稿。
9.來稿決定刊用后,由作者親筆簽署中華醫學會論文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和獨家代理授權書。未經中華醫學會書面許可,不再授權他人以任何形式匯編、轉載、出版本文的任何部分。
10.稿件確認刊載后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制工本費。版面費和彩圖印制工本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并贈送當期雜志。
《中華醫學雜志》往期優秀論文目錄:
妊娠合并初發重度潰瘍性結腸炎一例……………………………………陸健;吳建新;
中國山東與新加坡華人內皮一氧化氮基因多態的比較及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董建軍;趙家軍;李國安;林敏箐;陳淑薇;廖琳;
血流敏感性交替反轉恢復序列肺灌注成像研究……………………………………范麗;劉士遠;肖湘生;董偉華;
大鼠星形膠質細胞與C6膠質瘤細胞的蛋白質組學分析……………………………………高宜錄;劉鵬;孫華林;劉梅;
人白細胞介素10離體供肺基因轉染對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康明強;林培裘;林若柏;黃雪珊;林旭;鄭宇輝;廖崇先;陳道中;
狼瘡腎炎病人尿蛋白刺激腎小管上皮細胞發生表型改變和Ⅰ型膠原的表達上調……………………………………劉冠賢;鄧安國;余學清;段文娟;文瓊;駱寧;李曉艷;
本刊“疑難病例析評”欄目征稿犬心房與肺靜脈交感神經分布與陣發性心房顫動的關系……………………………………易忠;張海澄;張萍;劉剛;劉鵬;孫健玲;劉斌;郭繼鴻;
熱休克蛋白70基因轉染抗心肌細胞凋亡對缺氧/復氧損傷的保護作用……………………………………劉季春;萬力;何明;程曉曙;
骨髓間質干細胞和脫細胞基質構建組織工程血管的動物實驗……………………………………黃惠民;馬良龍;任宏;吳少峰;蔣祖明;
4048例小兒食管動態pH監測結果分析……………………………………江米足;周雪蓮;陳潔;余金丹;章許平;張雁翼;吳秀英;陳肖肖;歐弼悠;
范例參考:肝纖維化組織相關功能蛋白質組的差異分析
【摘要】:目的建立肝纖維化組織雙向凝膠電泳圖譜,初步分析蛋白質組的變化與差異表達。方法利用2-DE 分離肝纖維化組織和正常肝組織總蛋白質后,經圖像分析識別差異表達的蛋白點,應用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鑒定差異蛋白質,并用 Western 印跡方法對其中3個蛋白質的表達水平變化進行驗證。結果比較分析肝纖維化組織和正常肝組織的2-DE 圖譜,找到差異蛋白點59個,其中在肝纖維化組織表達上調30個,下調29個。并對其中15個表達差異3倍以上的蛋白點進行了肽質量指紋圖分析,鑒定出10個與細胞信號轉導、細胞增殖、氧化應激有關的蛋白質,14-3-3β、DJ-1及 PEBP 蛋白的 Western 印跡驗證結果與2-DE 的檢測結果相一致。結論肝纖維化組織和正常肝組織之間存在一些差異表達的蛋白質,為進一步闡明肝纖維化的發生機制奠定基礎。
【關鍵詞】: 肝硬化 蛋白質組 電泳 凝膠 雙向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系學術顧問了解.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經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