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城市規劃》雜志于1986年正式創刊,由建設部主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是目前國內唯一一份全面解讀國際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的國家級學術刊物。其前身是國家城建總局城市規劃設計研究所于1979年創刊的《城市規劃研究》,1986年更名為《國外城市規劃》,2007年正式更名為《國際城市規劃》。
《國際城市規劃》雜志是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08—2009年度來源期刊;2008年6月被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12月被收錄為“中文核心期刊”。雜志于1998年榮獲全國建設系統科技信息優秀成果獎,近年來連續被評為建設部優秀期刊;被中國版本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等列為永久典藏期刊;被中國期刊協會列入《全國百家期刊閱覽室》;從1994年起被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作為來源期刊全文收錄;被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
《國際城市規劃》雜志以全方位的視角、建設性的倡導和多元化的交流為辦刊理念,立足于本行業國際理論和實踐發展的前沿,緊密結合中國城市發展的需要,為中國城市規劃者和建設者架設與世界溝通的橋梁。雜志重點對國際城市及城市規劃研究的理論、方法和設計實踐等進行介紹,并準確及時地提供大量海外城市及城市規劃的最新信息。其特點是每期圍繞一個熱點或重點問題策劃主題并組織主題文章,同時還有“規劃研究”、“城市研究”、“實踐綜述”、“書評”、“專訪”和“資訊中心”等欄目;“資訊中心”欄目集中了各種動態信息,有“海外簡訊”、“國內簡訊”、“期刊導航”、“專題研究”、“新書推介”、“案例集萃”等版塊。雜志面向廣大讀者提供服務,包括政府部門的管理者,城市建設、規劃設計和科研機構的專業人員,大專院校的教師和學生,以及關注城市建設和規劃發展的各界人士。獲獎情況:1998年榮獲全國建設系統科技信息優秀成果獎、1999年和2001年連續被評為建設部優秀期刊。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
規劃研究、城市研究、實踐綜述、書評、專訪和資訊中心
1、《國際城市規劃》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國際城市規劃》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國際城市規劃》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系學術顧問了解.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經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