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政管理》雜志是由國務院辦公廳主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主辦,是新中國成立后創辦的第一本研究行政管理的專業刊物,是反映政府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也是目前我國行政(公共)管理學科大型綜合性期刊,被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列為“政治學類”第一位、“管理學類”第一位。2012年入選國家社科基金學術期刊首批資助名單(批準號12QKA095)。本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權威學術期刊(RCCSE)、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收錄刊,在學術界和實踐界享有盛譽。
《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的辦刊宗旨是: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學術為品質,繁榮行政管理科學;以應用為追求,推動行政管理實踐,構建理論探索與政府發展互動的高智力平臺。
《中國行政管理》雜志于1985年7月創刊以來,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和支持,李先念、李鵬、薄一波、田紀云、陳俊生等中央領導同志先后給雜志題詞,給予期望,勉勵辦好雜志。20年來,在以政府為核心的實踐界和以行政管理學科為主導的學術理論界的大力支持下,雜志不僅確立了在學科領域內的權威地位,而且在裝幀形式方面有了極大提高,刊物已由創刊時的28個頁碼的“小刊物”成長為128個頁碼的“重量級”學術月刊,成為知名的品牌雜志,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展望未來,我們將以《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的媒體平臺,繼續反映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展。雜志內容設計主要包括兩部分:綜合板塊主要面向政府、企業、非政府部門,關注國內外最新的改革實踐,致力于推動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全面改革和發展。學術板塊主要面向學習、研究、實踐公共管理的專業人士,將以國內外最新的學術理論研究成果,繁榮我國的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理論,為我國政府管理的改革和發展提供高智力支持。
面對機遇,我們將依托《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的品牌優勢,整合政府管理實踐部門與公共管理學術研究的互補資源,以調研、課題和論壇等互動方式,駕起學術界與實務界溝通融合的橋梁與對話平臺,進一步促進以行政(公共)管理為核心的我國公共生產力的改善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作出新貢獻。
《中國行政管理》連續六屆榮獲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1)、北大核心期刊(2008)、北大核心期刊(2004)、北大核心期刊(2000)、北大核心期刊(1996)、北大核心期刊(1992)。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中南海傳真、熱點聚焦、政府與法制、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學者、封鎖行政、調查與建議、企業管理
1.符合本刊宗旨和專業范圍,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學術性,對專題性問題有深度研究、對改革經驗有理論透視、對熱點問題有獨到見解、對“冷點”問題有精辟思考。
2.論文題目要準確得體,簡短精煉,要能涵蓋文章的基本內容,一般不超過二十個字;切忌標題太大、陳舊或含義模糊。
3.內容摘要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讀者的閱讀以及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擁有與文獻等量的主要信息,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內容和結論。摘要應突出論文的新見解,文字必須十分簡練,一般在200-300字。論文摘要不能寫成文章的導言,不能照搬論文正文中的小標題(目錄)或論文結論部分的文字,不能作自我評價,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并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
4.關鍵詞3-6個,需是表明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或詞匯,切忌對文章題目做簡單的拆分。
5.文章的主體部分需立論客觀、論據翔實、論證嚴密,所研究的問題在本專業學科領域內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實際意義。本刊拒絕刊登觀點陳舊片面、泛泛而談、論據不足、甚至只有論點沒有論據,邏輯不清的文章。
6.參考文獻請在文后列出,其順序應與文章中出現的順序一致,并用阿拉伯數字標識。作者應對參考文獻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引用期刊需包括作者、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請注明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具體格式請參見稿件規范。
7.來稿請注明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和學位,并附詳細的聯系方式(電話、e-mail、通信地址、郵編)。作者如果是在職攻讀學位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務請同時注明原工作單位和職務。
8.文章題目、摘要、關鍵詞和作者簡介請翻譯成英文。注意英文題名一般為短語,不用陳述句;每個詞的首字母大寫,但3個或4個字母以下的冠詞、連詞、介詞全部小寫;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英文摘要時態的運用也以簡練為佳,常用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少用完成時態。中國人名按漢語拼音拼寫,作者單位的英譯一定要采用本單位統一的標準譯法。
9.中文參考文獻需同時翻譯為英文,以作者、書(或文章)名、出版地點、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排序,期刊名稱或書名請用斜體。出版社和期刊名稱請查閱標準譯法。譯文務必準確、規范。
10.來稿以不超過10000字為宜,實行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11.本刊發表的稿件均為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凡涉及國內外版權問題,均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法》和有關國際法規執行。本刊版權所有,允許轉載、摘登和翻譯,但必須注明出處,否則視為侵權。
12.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獲獎或被其他報刊等轉載、摘登的,請通過電子郵件及時告知本刊編輯部。我們將在本刊定期公布相關信息,并向有關機構報送。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系學術顧問了解.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經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