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材料進展》(月刊)創刊于2009年,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承辦.
《中國材料進展》報道內容由原來的稀有金屬及其相關材料拓展到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以及不同類型材料組合而成的復合材料等所有的材料領域,全面反映我國材料領域學術前沿,及時報道我國材料領域的產業政策、教育現狀和國內外動態。將以“跟蹤材料科技前沿,倡導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材料產業進步”為宗旨,追求“立足前沿、關注熱點、把握大局、拓展視角”的學術境界,構筑中國材料領域學術領先、涵蓋面廣、時效性強、服務專業的信息交流平臺。獲獎情況:中國有色金屬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
材料戰略研究、特約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前沿綜述、新材料產業、材料教育和國內外動態
1、總體要求
(1)來稿必須為原創作品,尚未公開發表過,不宜太長;綜述和市場分析文章一般不超過5個版面,研究論文不超過4個版面,應具有能概括全文的中、英文摘要,以及3~8個關鍵詞。
(2)研究簡報和業界要聞等信息類稿件字數限制在800~1200字左右。
(3)文章應題目簡潔、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論證充分、結論完整、文字通暢。
2、內容及格式具體要求
(1)文章題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英文題目應與中文題名相吻合。
(2)中文摘要要用第3人稱,應涵蓋文章的主要信息,具有獨立性;研究論文的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4要素,篇幅在200~300字。
(3)文中的照片和曲線應清晰,字符清楚,寬度在80mm以內或在170mm以內;表格為全英文的三線表。
(4)物理量符號采用國家標準,并注意區別外文字母的大小寫和正斜體,上下標位置要標示清楚。
(5)計量單位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3、其它要求
(1)嚴禁一稿多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種重復投稿。
(2)來稿請寫清楚聯系人的姓名、性別、職務、職稱、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及E-mail;稿件寄出3個月后未見答復,作者有權自行處理。
(3)獲得基金資助的項目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基金項目編號。
(4)文稿需作者在本單位進行保密審查,本刊概不負責保密事務。
(5)投稿請同時提供打印稿和電子文檔。
(6)稿件一經刊出,即表明作者已經認可其版權轉至本刊雜志社,本刊在國內外文獻數據庫或檢索系統進行交流及合作時,不再征詢作者意見;按稿件質量和國家規定標準付,同時贈送當期樣刊2冊。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系學術顧問了解.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經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