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季刊)為煙臺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自1988年創刊伊始,一直堅持“面向全國,面向世界”、“高水平,高質量”、“求新求實”的辦刊原則,堅持人文社會科學的正確導向,注重涵納對已有理論新見解、對科學方法新探索、對某一學科領域新開拓的有效信息,刊出大量促進哲學、法學、經濟學、文學、史學、民族學、語言學等學科發展的文章。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理論聯系實際,貫徹“雙百方針”,繁榮和發展學術,促進國內外學術文化交流,力爭為解決實際問題做出重大貢獻。我刊每年都有一批文章獲得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被有影響的文摘刊物收摘的比率位于全國高校學報的前列,體現了煙臺大學在學術探索和創新上的水平。獲獎情況: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山東優秀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1.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本刊以寄送到的紙質稿件為投稿的正式依據,并請作者將稿件的word文檔發至相關欄目編輯電子信箱。
2.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來稿內容應依次包括:題名;摘要;關鍵詞;正文;英語翻譯的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并另起頁附題名及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作者詳細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
3.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摘要篇幅為200—300字,用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內容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用報道語式,不用序號,不分段。對于論文中引證文獻的標注一律采用注釋體例,不論是對直接或間接引證的文獻說明出處,還是對正文中的術語、概念、觀點和資料進行解釋、辨析或評論,均以腳注的形式進行標注。具體格式請參照2007年8月高校學報聯合修訂的《綜合性期刊文獻引證技術規范》(請點擊下載)。
4.本刊優先發表省級以上科研基金項目的優秀成果。相關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的正式名稱及編號。
5.本刊嚴格執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以質量為選登的惟一標準,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費。文章一經采用,著作權使用費與一次付清(根據相關財稅制度規定,需作者提供個人身份證號碼),另贈送作者兩本當期學報。凡在我刊發表的文章,均視為同意提供本刊已加入的各期刊網絡數據庫收錄和發行。因人力、經費有限,所投稿件一律不予退還。投稿六個月后未獲通知,即可自行處理。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系學術顧問了解.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經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