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報》創刊于1953年,由中國天文學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主辦,是新中國建立后我國創辦最早的天文學術期刊。自1979年起從半年刊改為季刊。
《天文學報》專門發表天體物理、天體力學、天體測量等天文各大分支學科以及天文儀器、天文學史和天文觀測新發現等方面的科學成果,進行國際交流,密切反映我國天文學的迅速發展面貌。目前已和52個國家的220個天文單位建立了正規的期刊交換關系。從2001年開始,《天文學報》所發表論文的英文摘要可通過哈佛史密斯中心的ADS供全球同行查找。
《天文學報》編委會由30位目前天文學各領域的資深教授、研究員等組成,其中外籍編委3人,形成了包括天體力學、天體測量及天文學史、人造衛星、太陽、行星物理、恒星及星際介質、星系與宇宙學、高能天體物理、天文儀器等學科編委審稿負責制的體系。主編由從事天文學前沿領域研究的專家擔任,負責辦刊政策,保證刊物學術質量,實現刊物的科學定位。編委會同時聘請了6位熟悉天文學科內容及出版業務的專家,以協助并指導本刊的發展。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SA 科學文摘(英),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科研成果、天文觀測、新發現
1、為及時反映我國天文各領域具創新性的、高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本刊設有《快訊》欄目。要求文字簡潔,不超過4000字(不包括英文摘要),免去中文摘要.
2、為綜述重要研究領域的代表性成果,評論研究現狀及發現尚未解決的問題,分析未來發展方向并提出今后工作建議,本刊決定發表特邀評述性文章。來稿請附中、英文摘要.
3、本刊僅接受中文投稿.來稿應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條理清晰、文字精煉、圖表清晰簡明.
4、對學術論文和評述文章從收到稿件至決定錄用的時間一般不超過6個月,快訊不超過2個月.
5、來稿要求內容齊全,論文格式請參考近期出版的《天文學報》和“作者須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務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出處,由此引發的一切著作權的責任由作者自負.
6、來稿請注明通信作者的詳細地址和聯系電話,同時可提供幾位同行專家的通訊方式及研究領域,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專家名單.
7、稿件經審定錄用后,作者應根據編輯部“清稿要求”修改原稿,在規定時間內將修改稿用中文LATEX(CCT)軟件排版后的tex文件及eps格式的圖以E-mail方式發回編輯部.
8、請勿一稿多投.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系學術顧問了解.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經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